海底捞外卖突然爆炸,到底发生了啥?
大家好,我是小肥良。
前几天在杭州,有一位学生在教室叫了个海底捞外卖。
拿到手后,她组装好设备,点火准备开吃。
煮了十几分钟后,突然“啪”的一声,火锅突然爆炸,热油飞溅了好几米,她也全身被溅满了辣油:
最终她被诊断为眼角膜上皮剥脱,现在眼睛还是很辣很痛:
目前海底捞表示,已经承担就诊费用,退还餐费,并持续关注顾客的健康状况。
虽然海底捞的处理很及时,但也不能阻挡这个话题升到热搜第一:
讲道理,虽然我平时不怎么点海底捞外送(主要是穷),但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,我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。
要是有爆炸的风险,那我觉得我以后都不敢点它们家外卖了,这谁顶得住啊。
那么,为什么海底捞外卖会爆炸呢?
海底捞的工作人员在查看了监控后发现,是因为当事人在熬火锅汤底时:
先放的底料,再放的水,再加上没有搅拌,于是就出现了炸锅的情况。
可能很多小伙伴知道,油和水的沸点不同,油的沸点高,水的沸点低。
往超过水沸点的高温油里加水,水就会瞬间沸腾,同时将油溅出。
所以,重油类火锅锅底需要先放水后放油且不断搅拌加水,以避免爆溅、干锅等情况。
当事人就是先放的底料再放水,又不搅拌,最后才导致爆炸的结果。
有人把这当成“生活常识”,但不得不说确实有的人可能欠缺这方面的技能,因此海底捞的提示就显得至关重要了。
那么海底捞有在外卖中做出提示了吗,答案是有的,但还能做得更好。
海底捞在每份外卖中,都附有一份文字版的“温馨提示”,里面明确提醒了要“先加水,后加底料”的做法:
我找了一下资料,确实是有不少用户反映,自己在发生爆炸事故前点的海底捞外卖,都配有类似的温馨提示:
但总括全局的“说明书”,海底捞并不是每份都会附带。
就是下面这个“火锅操作指南”:
上海新闻广播在采访海底捞客服时,对方表示:
因此要界定海底捞有没有责任,当事人那份海底捞外卖,有没有附带温馨提示和说明书是关键。
不过谁对谁错都好,海底捞都已经赔偿当事人了,整件事应该会暂告一段落。
对我们来说,如何在吃火锅的时候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,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重点。
除了海底捞外卖火锅,我们平时吃的自热火锅,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。
2020年10月,山东汪先生第一次吃海底捞自煮小火锅,以为发热包要拆开使用,将粉末倒入盒中加水。
3分钟后发生爆炸,屋里一片狼藉。
为什么加热包剪开后不能跟水混合呢,因为自热火锅加热包的主要成分是铁粉、铝粉、焦炭粉和生石灰等。
遇到水时,加热包中的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,产生大量的热,这就是自热的原理。
包起来时,反应其实是比较安全的。但如果剪开了,就很容易变得剧烈而发生“爆炸”。
消防员就曾做过一个实验:
他们穿着消防服,将一份自热火锅加热包撕开,随后加水。
半分钟后,“自热火锅”开始剧烈沸腾,最终里面一片狼藉,吃是肯定没法吃了:
除了上面这个问题,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则是:
在自热火锅加热的过程中,把出气口给完全堵住。
这样做的人逻辑上是可以理解的:毕竟我们在吃泡面的时候,都是把泡面盖得结结实实,才能热得快。
但这毕竟是自热火锅,不是方便面。
为了提醒网友们注意这个问题,几乎每个地方的消防员都拍过视频劝阻。
他们把发热包剪开后,用漏斗倒进一瓶550毫升的矿泉水瓶中,其中有300毫升的水,让发热包的成分和水充分接触。
5分钟后,矿泉水瓶子因为变形倒下了。
8分钟后,水瓶突然发出一阵巨大的爆破声,猛烈炸开来,里面的白色液体四溅而出,喷到6米开外。
而水瓶盖子更是飞到了8米以外的草坪里。
因此我们以后在吃自热火锅的时候,千万别私自损坏加热包,和完全堵住出气口哦,不然后果真的难以想象。
除了上面两个问题外,有些人还容易会犯第三个雷区:将热水倒入火锅加热包中。
包文婧就曾在《妻子的浪漫旅行》中,直接将热水加热火锅加热包,把章子怡吓了个半死。
自热火锅的加热包遇到热水后,使水更快发生沸腾,让人反应不过来,容易被蒸汽烫伤。
最后,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都是基本常识,属于老生常谈。
而对于那些尚未了解的人,这篇文章要是能触及到知识盲区的话,那就再好不过啦。
往期精彩: